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

都市避风港 2022-01-03

还记得多年前曾经看过一个故事,叫做《墙上的咖啡》。

说的是有一家咖啡店,生活富足的人会多付一杯咖啡的钱,做成记号“贴”在墙上。

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(图1)

而那些生活落魄的人,可以进店向服务员点一杯“墙上的咖啡”享用,店员们便心领神会地递给他们一杯醇香的免费咖啡。

整个过程中,不需要任何过多的言语,穷人享受到了一份温暖的善意,而服务员也始终对他们保持着尊重。

这个发生在国外的故事在当时感动了很多人,但也许你不知道,在中国,其实也有许多这样的小店。

比如就在今年年初,有一家曾被媒体广泛报道的“A套餐”小店。

也许你已经不记得它的店名,但你一定还记得那位店主的温暖。

无论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,还是刚刚毕业捉襟见肘的大学生,亦或是跌入窘迫境地的普通人,只要进店,向店员说出“要套餐A”的暗号,就能从心照不宣的店员那里,得到一份免费的饭菜。

整个过程,没有声张,没有标榜,更没有高高在上。

因为店家的帮助从来不是施予,而是最大程度地守护了那些窘迫之人的体面,向他们传递着最熨帖人心的温情。

然而可惜的是,在疫情、原料成本涨价等多重因素的冲击下,这家小店难以为继,不得不停止了营业。

尽管小店已经不在了,但当时那位店主贴在门口的告示上,有一句话却让我至今印象深刻:

“人在外遇到困难是难免的。本店免费提供晚餐,不求回报,只希望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帮助他人。”

 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(图2)

能说出这句话的店家,自己或许也经历过相同的境遇,吃过同样的苦,他懂得困难只是一时的,最窘迫的人也有尊严和体面需要去守护。

这份看似简单,却又无比真切、纯粹和慈悲的善意,实实在在地击中了无数人。

尽管,在寒风中为他人雪中送炭的那个人,自己先倒在了寒冬。

可他所点燃的星星之火,却传递到了更多的人那里,散发出了愈加耀眼的光辉。

在他之后,很多小店都贴出了“A套餐”的告示,为更多人去守护那一顿饱餐的体面,即便是在疫情之下,这种精神仍未止息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如果你曾路过西安高新区一家叫做“陕西水饺家宴”的饺子馆,你或许能看到一副这样神奇的光景:

夕阳西下,几个穿着保安服的中年人乐乐呵呵地坐在一起,一边聊着家常,手里还一边择着菜叶。

饭点临近,店里的饭桌上,摆着白案、面团和盛着肉馅的大碗,几位老人围坐桌边包着饺子,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悠闲。

他们都来自附近的社区,住的地方各不相同,也并非这间店内的员工,唯一的共同点是,他们都曾接受过这家小店店主李恺的善意。

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(图3)

李恺是位“老陕”,在西安做餐饮,已经30多年,也算是经历了人生浮沉。

然而2020年初的那场疫情,却一下打乱了他的生活和经营,令他跌入了困境。

幸亏遇到好心人帮助,饺子店才得以“存活”下来,可李恺的心中,却多出了一些使命感,他也想去为别人做点什么。 

于是,他手写了一份告示,贴在了饺子店门前。

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(图4)

“如果您遇到困难,肚子饿了,这里可以免费请您吃水饺。挺过去了,就知道,没什么大不了!”

自己陷入艰难时,是别人向他伸出了那只温暖的手,如今,他想将那份温暖传递到更多的人手中。

在冬至,他捧着一碗又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,端到了附近的环卫工人、保安小哥和社区的独居老人们的桌上。

在春节,他看社区里的独居老人过的辛苦,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顿热乎的饭,他就上门给他们做一顿好菜,还把店里的卤肉、熟食打包,挨个送给那些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保安们。

子女都在外地不能回家的独居老人,大过年的还出门在外打拼的基层劳动者,没有谁是容易的。

这些我们平时或许根本不会注意的人,有时候可能真的只是需要上门陪他们说几句话,跟他们一起喝几杯茶,就不会陷入到孤单的情绪里去。

而李恺的一只只饺子包裹着邻里的情谊,用最炙热的温度,融化了他们心中的孤独坚冰。

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(图5)

对待邻里是这样,对待陌生人也是这样。

遇到来饺子店点“A套餐”的陌生客人,李恺也从不会露出怜悯的样子,而是像对待普通客人那样对待他们,因为他不希望给接受帮助的人留下负担。 

他也会常常对店里的员工说,如果遇到有人点“A套餐”,千万不要喧哗,因为“这顿饭不重要,人的尊严很重要。

这份沉默的善良,为那些潦倒者带去了风雪中的温暖,同样也守住了他们最后的体面。

善良的力量很大,哪怕是一点小小的帮助就能帮别人获得重新开始的勇气,哪怕是一丝丝的温暖,也足够将素不相识的人牵系在一起。

在河南郑州,同样有着这样一位传播善意的店主。 

他叫张广兵,经营着一家“共享厨房”。

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(图6)

他的店面,自2015年开始便开在郑州的黄金地段,可眼见着城市越来越繁华,小店却从未涨过价,依旧保持着5元做一次饭的价格。 

原因无他,只因在他店里来来往往的,大部分都是附近河南肿瘤医院的病人和家属。 

他心里明白,长期住院的病人家庭,医药费已经是沉重的负担,吃住都是能省则省,几个炉灶,几张干净的床铺,就能让他们陪护时吃得好一点,住得舒服一些。 

做一锅饭只需5元,炖一锅汤10块钱,现在还降了2块,只要8块,各种葱姜蒜,油盐酱醋面粉免费用。

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(图7)

这是厨房的油烟气,却是温暖人间的烟火气。 

尽管每天来做饭的有近200人,但店里几乎挣不到钱,一年营业仅结余1000多元,但张广兵并不在意。 

“我还年轻,干啥不比这挣钱?继续做下去,就为了能帮帮他们。”这句张广兵说给自己的承诺,一兑现,便是六年。 

六年里,他全年无休,甚至每一次春节,他都与朋友相聚的饭局和走亲访友的叙旧无缘,他几乎日日夜夜都守着那个120平米的小厨房。 

当那些抗癌家属有事抽不开身的时候,他都会主动帮忙照顾那些连病床都下不了的病人,给他们送去免费的一日三餐。 

当临近春节,他会买来年货和水饺,和那些病人家属们一同吃一顿简单的年夜饭,一起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。 

那些每天在与病魔的斗争中充满了悲情和疲惫的人们,总会在他的面前暂时放下自己的坚强,痛痛快快地流眼泪,真真切切地互诉衷肠。 

张广兵曾说,他希望自己的小店总有一天能成为全国最不被需要的地方。 

可他自己,却成了被成百上千个患癌家庭需要的人。

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(图8) 

都说“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”,可不论是张广兵还是李恺,你都能在他们身上看到同一种流动的情感,他们真的能够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。

“因为我也曾淋过雨,所以才会想要帮你撑伞,而我帮你撑住伞,就是穿越时空,帮助过去的我自己。” 

然而,随着他们帮助的人越来越多,即使是有满腔热血的他们,也会因为能力有限而捉襟见肘,继而陷入困境。 

比如张广兵,曾经因为收入和疫情影响,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,他一度觉得自己的小店只能坚持三个月。

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(图9)  

而他的共享厨房里,也有许多设备已经逐渐老化,可他赚来的钱,却根本不够更换设备。 

李恺的遭遇也并没有比张广兵好上多少,在连续的亏损下,他的饺子店曾经几乎就要关门。

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(图10)

饺子店要是倒了,那些老人会变得多孤单?他不敢想。 

他们的朋友圈,也无声地记录下了那段他们最艰难的岁月。

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(图11) 

他们的小店在偌大的城市里,就像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尾小鱼,渺小不已,一旦遇到新冠疫情这样的大浪,便显得那样脆弱和不起眼。 

好像没有人在意他们帮了多少人,没有人在意他们是不是即将闭店。 

可是,那条小鱼在乎,这条小鱼在乎,那些受到他们帮助的千千万万条小鱼在乎。

他们可能渺小,但他们的善举却绝不渺小,他们绝没有活成一座孤岛。 

每一个受到过他们帮助的人,每一个被他们在困境之中依然坚守的善意所感动的人,都会成为将他们推出海面的那座高塔的砖石。 

而在无数关注到他们的人和组织中,就包括网商银行的“公益小店联盟”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今年5月,网商银行成立了“公益小店联盟”。

半年多以来,他们一直在不断寻找和帮助着像李恺和张广兵这样的爱心店主,扶持着他们,替他们分担困难,帮助他们将那条漫长的公益之路一起走下去。 

在李恺与张广兵两位店主加入公益小店联盟后,网商银行分担了他们的成本,让他们更加没有后顾之忧地做他们想做的事情。 

张广兵的抗癌厨房焕然一新,老旧危险的电磁炉被悉数换成了崭新的,同时他们也推出了“A套餐”,为那些抗癌家庭提供免费食材。

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(图12) 

而李恺也因为有了网商银行兜底,打算将自己的水饺送到附近的养老院、福利院,让更多人感受到饺子里的年味。

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(图13)

不仅仅是他们,来自全国各地加入联盟的爱心店主们,也在用更好的方式,继续传递他们从未间断的善意。 

5年为孤寡老人送去8000多份蔬菜的南京菜摊老板王勇,在加入公益小店联盟后,又扩大了自己的服务范围。

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(图14) 

坚持为身障人士打8.8折的西安串串小店店主田野,在加入联盟后,将折扣力度变得更大。

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(图15)

而小店盈利来的钱,他也继续用来投入到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西安市的“无障碍地图”中去。 

网商银行和十余家媒体一起,寻找像共享厨房、李恺饺子馆这样的小店,发现一家,帮助一家,截止目前,已经为300家公益小店分担了公益成本。 

越来越多的公益小店,加入了公益小店联盟,在全国各地点燃了“星星之火”,让公益之路走得更远,照亮更多的人。

或许他们所做的只是很小的事情,但对每一个接受这份善意的人们来说,就是一份无可替代的温度。 

无论个人的善意多么渺茫,无论行善之人多么微小,只要发出一束小光,就能划破黑暗,照亮一方天地。因为微光会照亮微光,然后一起发热发亮。 

这些小店虽然渺小薄弱,但他们坚韧的肩膀,却足够扛起更多有意义的东西。 

今年,加入公益小店联盟的李恺同样发了一条朋友圈:“有很多家人朋友看到我在热搜上,也有很多陌生人关注到了我。” 

他们不再是深埋于城市的一粒微尘,他们所做的事正在被更多人看见,也值得被更多的人看见。 

而就在今年冬天,他们都在自家小店门口,等到了一辆“网商银行公益小店”大篷车,为他们带来“十大公益小店”的奖杯,以及满满一车箱的年货。

2022年第一天的热搜,应该留给他们……(图16) 

这场颁奖仪式算不上隆重,20分钟的颁奖仪式,小小的舞台,没有明星大腕,更没有彩纸礼炮和干冰。

有的只是实用的年货,漂亮的奖杯,一段用心的VCR,以及网友们从全国各地发来的,对这些店主们的感谢和好评。

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群“傻子”,守护着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温暖。谢谢。”

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感谢你们,让这句中国千年古训有了新的故事。”

“只有经历过,才能深知什么叫雪中送炭”

“一个人温暖了一座城”

“我可以去做义工吗”

……

网友的言语质朴,却足以让这些小店主动容,感到被人在乎,被人需要。 

在颁奖的那一刻,平凡的他们显得无比闪耀和动人。长久无声坚持的他们,也终于获得了一个充满仪式感的瞬间。 

这座奖杯,也不仅仅是颁给十位店主,更是颁给每一个总是身处阴沟,也要用“微不足道”的善举去照亮黑暗的人。

同样,也颁给每一个身在寒冬,也要用点滴的温情,为这个世界带来无限暖意的人。 

那些在困境中依然选择善良的人,终将拥有不患风雨的力量。

版权免责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图文系网络采集,如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上一篇 : 最简单的幸福